機械-中國造紙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三)
2是原料供給問題。造紙業是資源消費型產業,而我國又是森林資源缺少的國家。紙業是木材消耗量最大的森林工業,據統計,以木材為原料,每生產1噸銅版紙需要的木材消耗量為4~5米3。但是我國的森林資源又非常缺少,滿足不了造紙業的需要。2002年國產木漿比率僅占總用漿量的6%(包括進口商品漿占21%)。如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計劃,2010年木漿自給率到達15%,木漿產量達750萬噸,需要消耗木材3700萬米3。如果2020年能到達國際上50%以上的木漿比率(其中1半進口),需要消耗1. 2億米3木材。因此,原料問題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的重要問題。2.我國造紙業污染嚴重的緣由我國造紙業污染嚴重是反對發展造紙業的主要緣由違建強拆補償嗎,因此,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造成我國造紙業污染嚴重的緣由,從而針對根本提出解決的辦法。造成我國造紙業污染嚴重的緣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是企業范圍結構不公道,產業集中度太低。20世紀90年代我國有造紙企業1萬多家,其中90%以上是1萬噸、乃至幾千噸的小廠,這是中國“以草為主”原料政策的直接產物,也是造成中國紙業污染環境難以治理的重要根源。910年代后期國家開始整治造紙工業的污染問題,關閉了大量萬噸以下的小廠,至2003年企業數已降到3500余家(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有2766家),但仍然是世界造紙企業數最多的國家,平均范圍唯11.2萬噸。截至2004年,中國紙業到達100萬噸以上范圍的企業僅東莞玖龍紙業(170萬噸)、山東晨鳴紙業(144萬噸)和金東紙業(130萬噸)這3家,與世界紙和紙板企業的平均范圍相甚遠,可見中國紙業的集中度還相當低房屋被強拆可以賠償什么,結構調解任務之艱巨。企業范圍太小,工藝相對簡單,設備落后,再加上缺少環保設備,“小造紙”常常成為污染大戶。據調查,大多數中小紙廠排放的污水商業門面拆遷補償標準,其COD(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指標1般都超出國家標準的3倍以上,僅河南300多家小造紙企業的年廢水排放量就占到了全省工業廢水排放量的34.5%。2是原料結構不公道。在我國,由于建國后對紙業的屬性認識不足,加上中國森林資源非常貧乏,許多人毛病地認為,用木材造紙是浪費資源,用草類原料才最符合中國國情。到1958年則構成了“以草為主”的原料方針,“草木之爭”被提高到政治線路之爭的高度。20世紀70年代,紙業界的有識之士就指出“中國紙業應當走以木材為主的道路”,因此新1輪“草木之爭”宣布開始,直到90年代中期,國家才最后明確了以木材為主的線路。近幾年來,我國造紙業使用的原料中,木漿的比例在不斷在增加,但是草漿的比重仍很高。(見表2)表2 中國紙業的原料結構比率(%)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1.木漿(含進口)2.廢紙漿3.非木漿14.634.448.216.043.041.023.033.044.022.533.746.821.030.049.0原料結構不公道,草漿使用比率太高也是造成中國紙業環境問題的主要緣由之1。當今中國紙業的主要污染源是草類制漿和漂白工程排放的廢液,特別是草漿黑液由于其含硅量大、粘度高、濾水性差,造成草漿黑液提取率低(1般只有80⑻5%,而APP金海紙漿用木材可以到達98%);堿回收率低(1般只有65⑺5%,APP金??梢缘竭_98%);用水量大(國家規定的指標為130M3/噸漿,APP金海只有36.2M3/噸漿),因此草漿廠中段廢水排放的污染物量(約400公斤/噸漿,而APP金海使用木材僅為51.6公斤/噸漿),約高6⑺倍。而且,以草漿為主制成的都是中低檔的產品,而國民經濟大量需要的高級紙和紙板,如銅版紙、涂布紙和紙板、高強紙板等都是以木漿為主要原料的。另外,我國造紙業原料短缺的緣由除我國森林資源缺少之外,沒有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沒有大力展開植樹造林都是重要緣由。在國內木漿嚴重缺少的情況下,我國的木片出口數量卻在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大量木片出口到國外,乃至是森林資源遠比我國豐富的國家。另外,我國現有的造紙企業中,展開“林漿紙1體化”,自主造林的企業少之又少,基本上都靠砍伐原始森林資源或進口木漿解決原料問題,大大縮小了原料來源范圍。(1)(2)(3)(4)(5)信息來源:華頓綜合經濟研究所 沈晗耀